欢迎您访问山西电子科技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网站!

学校首页 |

科研快讯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科研快讯 >> 正文



我院科研成果取得新进展
日期: 2024-04-2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我院杰出学者郁培义博士的研究成果《The Effects of Suillus luteus Inoculation on the Diversity of Fung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Structures in the Soil under Pinus massoniana in a Mining Area》已在农林科学领域的知名国际跨学科学术期刊《Forests》上发表(Forests 2022, 13, 2162.https://doi.org/10.3390/f13122162)。该研究深入探讨了菌根化马尾松共生体在重金属污染矿区植物修复中的先锋作用,凸显了其作为一种互利共生体系的显著价值。实验结果表明,接种外生菌根真菌显著增强了马尾松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以及土壤酶的分泌能力。同时,不同的处理手段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和架构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马尾松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尤其是土壤水分、C/N比和容重,对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起到了主导性作用。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其中对植物的影响尤为关键。王建华博士在《Toxics》这一环境科学领域的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的研究《CdTe-QDs Affect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of Plants through Oxidative Stress》便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由于CdTe量子点(QDs)因其卓越的发光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监测等多个领域,其环境毒性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专注于CdTe-QDs对植物生殖发育的影响,并揭示了其潜在的机制。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发现CdTe-QDs能够通过植物表皮、气孔和柱头等部位进入植物体内,随后通过维管束系统向花药和胚珠转运。这些量子点在植物体内的存在诱发了氧化应激反应,改变了与生殖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这些基因表达的改变最终导致了植物胚胎发育的异常,从而影响了植物的繁殖能力。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纳米材料环境毒性的理解,也为未来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行为,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


  常璐璐在《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上发表的论文《Effects of Chitosan Combined with ε-Polylysine Treatment on the Postharvest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Status of Winter Jujube》揭示了如何通过壳聚糖(CTS)和ε-聚赖氨酸(ε-PL)的复合处理来优化冬枣的采后品质并增强其抗氧化能力。在贮藏过程中,冬枣经常会出现生理紊乱,导致采后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壳聚糖 (CTS) 和ε-聚赖氨酸(ε-PL)复合处理冬枣。结果表明,复合处理有效保持了冬枣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处理后的果实在腐烂率、转红率和失重率方面下降缓慢。同时,CTS联合ε-PL处理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SOD、CAT、POD和APX),增强了抗氧化物质(AsA和GSH)的含量。因此,CTS联合ε-PL处理有效提高了冬枣的采后品质,调节了冬枣的抗氧化状态。




地址:中国·山西·临汾 尧都区滨河西路501号

版权所有:山西电子科技学院 晋ICP备2024042094号 晋公网安备 14100202001678号